不要被自己所欺骗

生活中很多东西并不像银行卡中的余额那么清晰可见,是多少就是多少,不会有半点欺瞒。 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程中,我们往往会被自己记忆中的东西所欺骗。我们以为那是全部,其实那只是过往事物的一点点,更多的细节与事实已经被我们遗忘。

为了说明这个问题,不妨拿自身的两个例子进行说明,虽不是普适的例子,却也能说清楚这个问题。

先说说今年在3、4月份的时候做一个Android App的项目,印象中有一段时间真的很勤奋,每天早上起来洗漱吃完早餐后,就开始写代码,接着晚上睡觉前还在改Bug。中途除了吃中饭或者晚饭,以及晚上的跑步时间,看上去一直是坐在电脑面前敲代码,改bug,确认需求等事情。总之,这个项目持续的四十五天。起初,我真的有被自己感动到。为何自己如此勤奋,如此专注。可是,当我将自己每天记录拿出来看的时候,我一下被拉回了现实。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勤奋,而是被一小段时间的勤奋以及整天坐在电脑面前工作的假象所欺骗。

根据记录来看,有以下几个事实被自己所忽略:

1 虽然从早上起来开始写代码,但是并不是每天都保持长久高效的工作,中途可能会看点自己想看的书,或者看点想看的娱乐;
2 在写代码的过程中,有时候有人找聊天,而自己没有忍住就开始聊天,左一句右一句,说了很长时间,而这段时间虽然也在写代码,但是产出却很低;
3 即使在高效工作的那段时间,仔细算算真正写代码的时间也只有6-8小时,而不是想象中的十几个小时。

就这三个事实,白纸黑字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,才发现大脑中的勤奋其实是虚假的,至少是被高估的。这样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欺骗,长期以往自己容易高估自己,而不能更实际的评估自己,这样对自己的成长并不是很好。

另一个例子,则是渗透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。

不知从何时起有了从网上购书的习惯,电子的或者纸质的,发现一本好书总是忍不住放入购物车,最后点击结算按钮,购书流程结束。第二天,等书本到的时候,拆开包装,有的会马上读起来有的则放入书架或者书桌。长期以往,发现买的书越来越多,没有看过的书也越来越多,同时呢看过的书也越来越多。而恰恰是因为自己看过的书也越来越多,平时也总会花时间去看书。然后就会找到一种错觉,以为自己买过的书都是自己看过的书。从错觉中醒来的时候,都是每次整理书架时,一本本过的时候,发现没有读过的书本比读过的书本似乎还多些。

其实还有一种错觉,会误以为自己的技术会因为读的书籍变多而变好。这个真的是一个天大的错误,在整理书籍以及看自己读过的书单会发现,大部分都与技术无关,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小说或者历史类的东西。而技术类的书籍,大部分都是看一部分就进入书架,或者压根就没有看过的。

可见,生活总是给人以模糊,时间过去的越长,就越是模糊,甚至有可能扭曲事实。如此,便会对自己有所欺骗。而为了防止自己被自己所欺骗的一种方式,就是每天真实的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,将每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都真实的记录下来。等哪一天想不清楚导致自己现状的原因时,拿出自己的时间开销笔记本,所有的答案便会显现出来。